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楼主: patricia

明白修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,一切都要真正是为了众生

  [复制链接]
诚琴 发表于 2015-3-9 23:2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要執著於文字相,要讀懂经文文字背後的意義。讲常不轻菩萨行圣密大礼,除了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法门,同时也是表法身口意虔敬众生的佛性。可以说 師父是當代的常不輕菩薩,別人誹謗祂,師父也還是說所有人都有佛性,所有人都會成佛,并且要度所有的众生,教育我们敬畏所有众生的灵性,包括地狱道的众生,所以 師父雖然沒有見到所有众生比如我们这些弟子都去礼拜,但是 師父始终看到大家的佛性,这就是真正的行圣天大礼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诚琴 发表于 2015-3-9 23:26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如把一切交给佛,跟佛说情况就是这样,我只是想要更好的条件为法为众生,那么一切任由佛去安排,我相信这样是会给你一条最好的路,这就是一条佛为你安排的最好的解脱之路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小米乐 发表于 2015-3-10 09:10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个人觉得只需要时时观照自己是否一切为了法,一切为了众生,那么我相信这时候所显现的,必定是一切最适合于你的自觉觉他的,你在这种心态的点上,你就是在舍寿,就是在积累灵性功德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普学 发表于 2015-3-10 09:23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白修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,一切都要真正是为了众生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离垢 发表于 2015-3-10 20:56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師父是當代的常不輕菩薩,別人誹謗祂,師父也還是說所有人都有佛性,所有人都會成佛,并且要度所有的众生,教育我们敬畏所有众生的灵性,包括地狱道的众生,所以 師父雖然沒有見到所有众生比如我们这些弟子都去礼拜,但是 師父始终看到大家的佛性,这就是真正的行圣天大礼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内心謙下 发表于 2015-3-10 23:11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讲常不轻菩萨行圣密大礼,除了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法门,同时也是表法身口意虔敬众生的佛性。可以说 師父是當代的常不輕菩薩,別人誹謗祂,師父也還是說所有人都有佛性,所有人都會成佛,并且要度所有的众生,教育我们敬畏所有众生的灵性,包括地狱道的众生,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内心謙下 发表于 2015-3-10 23:54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師父始终看到大家的佛性,这就是真正的行圣天大礼。所以,要透過現象看本質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矢车菊 发表于 2015-3-11 06:0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師父雖然沒有見到所有众生比如我们这些弟子都去礼拜,但是 師父始终看到大家的佛性,这就是真正的行圣天大礼。所以,要透過現象看本質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刘吉新 发表于 2015-3-11 07:4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1# patricia


   一定要明白修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,一切都要真正是为了众生,无论你去闭关也好,或在众生中修行也好,都要非常明白这一点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刘吉新 发表于 2015-3-11 07:44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1# patricia


   WLD問:為什麼常不輕菩薩在有人打他、罵他的時候還要到人家面前行聖天大禮。
師紅長老回答,不要執著於文字相,要讀懂经文文字背後的意義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刘吉新 发表于 2015-3-11 07:45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1# patricia


   可以说 師父是當代的常不輕菩薩,別人誹謗祂,師父也還是說所有人都有佛性,所有人都會成佛,并且要度所有的众生,教育我们敬畏所有众生的灵性,包括地狱道的众生,所以 師父雖然沒有見到所有众生比如我们这些弟子都去礼拜,但是 師父始终看到大家的佛性,这就是真正的行圣天大礼。所以,要透過現象看本質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刘吉新 发表于 2015-3-11 07:45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1# patricia


   执着就是错误。如果执着于空就是落入了二乘,所以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是指不落二边,不落二边才可能真正虹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刘吉新 发表于 2015-3-11 07:47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1# patricia


   破四相,其实是指不落二边,不执有,不执无,执有执无都是我相,所以讲不连续的整体是两个层面的综合性概念,一是整体性,即实相,二是差别性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小米乐 发表于 2015-3-12 08:1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讲常不轻菩萨行圣密大礼,除了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法门,同时也是表法身口意虔敬众生的佛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纯净心灵322 发表于 2015-3-15 06:00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如果认为修行一定是要事事顺利才是对的,也未必就对,因为世界不可以只从显态的相上来评判。舍寿是时时处处都可以修的,积累灵性功德也如此,关键是看你的心所在的点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灵馨荟萃

GMT+8, 2025-10-7 05:24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