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楼主: patricia

佛学宝典《大藏经》简介

  [复制链接]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万历八年(1580)道开南游,始发刻藏大愿,十四年春于长安与居士十人商募缘事,自定北、南、旧叁藏对校之则。初与幻予在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开始,真可、德清及诸居士援助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4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万历八年(1580)道开南游,始发刻藏大愿,十四年春于长安与居士十人商募缘事,自定北、南、旧叁藏对校之则。初与幻予在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开始,真可、德清及诸居士援助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5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。嗣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南迁杭之径山寂照庵。继而道开示寂,幻予代之。又二年,幻予亦示寂,后继其事者交迭相代,至弘光元年(1644)刻成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6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刻藏缘起》中万历十四年冯梦祯《刻大藏缘起》云:「宋元间除京板外,如平江之碛砂,吴兴之某寺,越之某寺、某寺等俱有藏板,不啻七八副,法道之盛此其一端。迨国朝仅有两京之板而诸方之板尽废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7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北板稍精而藏于禁中,请印甚难。今江南诸刹所有皆景泰间敕赐物也。南板印造虽易而讹谬颇多,愈改愈甚,几不成读。然印造装璜,其价亦百金以上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故山陬海隅,穷乡下邑,终年不见藏经者,可叹也。时密藏、开师、尚书五台陆公与梦祯等,商及此事,不觉慨然堕泪,因记碛砂藏板缘始于弘道尼断臂募化。弘道化后,其徒复断臂继之,更叁世其愿始满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19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吾侪丈夫不能深心荷担大法,镂板流通,反一女子之不若,即生清世,遇佛乘,空手入宝山,宁不愧死。遂合掌向佛,愿尽命为期,了此一段公案。又念梵夹烦重,愿易为方册。可省简帙十之七,而印造装璜之费不过四十余金。」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21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全藏编次全依北藏,未附北藏缺而南藏所收者四部。总有210函,1654部,6930卷。板式每页二十行,每行二十字,其目录名曰《藏经板直画一目录》,于每经名下注明每部流通价值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2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后至清康熙五年,又续集明清两代大德撰述如经疏、宗典、语录、史传、杂集等书,印雕成绩藏经95函,248部,约3800卷。又续藏经47函, 239部,约1880卷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23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续藏第84函《颛愚和尚语录》卷七有《刻方册藏经目录序》,文中称初发手于五台妙德庵,已刻就数百卷。顾冰雪积岁,恐侵及板,移于杭之径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25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自紫柏老人去后,四方刻资亦微。因就施者之力,任力刻之。于是四方有道力者随讨未刻目录,同式就梓。自癸卯岁(万历叁十一年)至壬午岁(崇祯十五年)将四十年,梓未虚日,其事犹未竟。已刻者不及归山、未刻者懈不速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2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已刻者不及归山、未刻者懈不速完。时有利根上座遍讨径山、嘉兴、吴江、金坛诸处已刻成某某经律论、某某传疏记,录其名目卷帙板数一一查明。已刻者十之八九,未刻者十之一二,由此可知此藏原是散在各地所刻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30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清大藏经世简称龙藏。清世宗雍正十二年(1735)敕刻,至高宗乾隆叁年(1738)十二月竣工。全藏总计1669部,自天字函至机字函凡724函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31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据《大清叁藏圣教目录》所载,当时主持其事是和硕庄亲王允禄,和硕和亲王弘画,以及校阅官叁八,监督九人,监造六十四人,总率四人,带领分析语录叁人,带领校阅藏经叁人,分领校阅六人,校阅叁十八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梵行 发表于 2016-9-5 17:32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清大藏经世简称龙藏。清世宗雍正十二年(1735)敕刻,至高宗乾隆叁年(1738)十二月竣工。全藏总计1669部,自天字函至机字函凡724函。始自《大般若经》以迄西士贤圣撰集,全依明北藏编次,此土着述互有增减。板式每半页五行,每行十七字。据《大清叁藏圣教目录》所载,当时主持其事是和硕庄亲王允禄,和硕和亲王弘画,以及校阅官叁八,监督九人,监造六十四人,总率四人,带领分析语录叁人,带领校阅藏经叁人,分领校阅六人,校阅叁十八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灵馨荟萃

GMT+8, 2025-10-7 03:5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